交通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交通风采

沧州河间市交通运输局李华发表散文《红色家风伴我行》

发布日期:2023-08-23 16:58 信息来源:河北交通报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好的家风能让一个家庭家道兴盛,和顺美满。而家庭又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因此,家、国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每一个家庭因家庭背景、文化的不同而拥有自己的家风、家规。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戎马半生,即使多年后脱下那身戎装转业到地方工作时,他依然处处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而军人那些雷厉风行、刚直不阿的印记也早已刻在他的骨子里。在父亲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我的家庭传承了红色基因。我家的家风虽不是“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圣贤之言,但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珍惜。我的家风其实就是简单的几个字:爱国忠诚,宽厚朴实,修身敬业。

在长达2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父亲可谓称得上是九死一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父亲一次次穿过枪林弹雨与敌人拼搏、厮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无疑,在我的眼中,我的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可父亲总是笑着说:“在战争年代,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我们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是每一个有骨气、有血性的合格军人都具备的素养,因为忠诚、服从和牺牲是军人的天职。”父亲从未因自己立下赫赫战功而居功自傲,相反,他变得更加低调。他晚年生病入院,当护士们都无法在他右臂测到清晰的脉搏和血压时,父亲这才轻描淡写地把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因伤救治不及时的那段经历说了出来。在父亲的教导下,从记事起,我就懂得“没有国哪有家”的道理。

父亲爱学习,入伍之前他没上过学,来到部队后,父亲倍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在军校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和军事理论知识。通过学习,父亲不仅提升了文化素养,也提高了工作水平,得到了领导、同志们的认可,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记得我在学龄前,父亲就常常对我说:“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好比一个盲人,无论做什么都很困难,都要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因此,父亲一直告诫我要珍惜时光,学习更多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谨遵父亲的教诲,我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进入大学深造,但我却从未停止过学习,一直到现在,读书,仍是我最大的爱好。在我的熏陶和带动下,我的爱人、孩子也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几年前,我的小家庭也被河间市授予“书香门第”的称号。

父亲一生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为自己牟取过一点点私利。在我印象中,父亲非常敬业。他把工作看得高于一切。身为领导,单位里的脏活累活父亲都是抢着干。下乡工作,父亲去的地方也是偏僻、边远的村镇。一年中,除了春节,父亲几乎没休过假,住在单位的时间多于在家的时间。小的时候,我最盼望的就是父亲能下班回家多陪陪我们。而父亲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深深影响着我。

我刚参加工作时,被分到道班干体力活儿,一开始很难适应,我忍不住向父亲抱怨,可是父亲只对我说:“别人干的了你也应该能干,一起上班的人都是干这种活。你如果想换岗位,就应该凭借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去改变。”当时看到父亲的态度,我虽然有不理解,也满腹委屈,但我更懂得父亲的行事作风。放下抱怨,我踏踏实实地用行动来证明我对这份工作的重视和热爱。那时候,每到下班回到家里,父亲看着我被铁锹磨得满手的水泡、血泡,嘴里虽不说什么,但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满满的疼爱和不舍。

一如父亲所言,我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地改变着我的工作岗位:从最初在道班干体力活,到后勤管库员,然后又去新成立的单位担任统计车流量的数据员,几年后成为车辆检测的技术骨干,最后调到办公室写材料……无论什么岗位,无论什么工种,我都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我用身体力行做到了父亲所期许的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由于工作出色,我多次受到单位和市里的表彰、嘉奖……

如今,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可他的谆谆教诲让我铭记于心,父亲留下的红色家风将永不褪色,它会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沉淀,熠熠生辉,用它红色的光芒陪伴着我一直前行,并指引我们的后辈一代代成长。

责任编辑:王冉冉  审核:张贺贺

版权所有: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网站标识码1300000014 冀ICP备13004026号-3   联系方式
主办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299号 维护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宣传中心
分辨率1280*720以上;
访问量: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版权所有: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网站标识码1300000014 冀ICP备13004026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299号

维护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宣传中心

主办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好的家风能让一个家庭家道兴盛,和顺美满。而家庭又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因此,家、国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每一个家庭因家庭背景、文化的不同而拥有自己的家风、家规。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戎马半生,即使多年后脱下那身戎装转业到地方工作时,他依然处处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而军人那些雷厉风行、刚直不阿的印记也早已刻在他的骨子里。在父亲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我的家庭传承了红色基因。我家的家风虽不是“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圣贤之言,但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珍惜。我的家风其实就是简单的几个字:爱国忠诚,宽厚朴实,修身敬业。

在长达2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父亲可谓称得上是九死一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父亲一次次穿过枪林弹雨与敌人拼搏、厮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无疑,在我的眼中,我的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可父亲总是笑着说:“在战争年代,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我们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是每一个有骨气、有血性的合格军人都具备的素养,因为忠诚、服从和牺牲是军人的天职。”父亲从未因自己立下赫赫战功而居功自傲,相反,他变得更加低调。他晚年生病入院,当护士们都无法在他右臂测到清晰的脉搏和血压时,父亲这才轻描淡写地把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因伤救治不及时的那段经历说了出来。在父亲的教导下,从记事起,我就懂得“没有国哪有家”的道理。

父亲爱学习,入伍之前他没上过学,来到部队后,父亲倍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在军校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和军事理论知识。通过学习,父亲不仅提升了文化素养,也提高了工作水平,得到了领导、同志们的认可,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记得我在学龄前,父亲就常常对我说:“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好比一个盲人,无论做什么都很困难,都要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因此,父亲一直告诫我要珍惜时光,学习更多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谨遵父亲的教诲,我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进入大学深造,但我却从未停止过学习,一直到现在,读书,仍是我最大的爱好。在我的熏陶和带动下,我的爱人、孩子也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几年前,我的小家庭也被河间市授予“书香门第”的称号。

父亲一生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为自己牟取过一点点私利。在我印象中,父亲非常敬业。他把工作看得高于一切。身为领导,单位里的脏活累活父亲都是抢着干。下乡工作,父亲去的地方也是偏僻、边远的村镇。一年中,除了春节,父亲几乎没休过假,住在单位的时间多于在家的时间。小的时候,我最盼望的就是父亲能下班回家多陪陪我们。而父亲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深深影响着我。

我刚参加工作时,被分到道班干体力活儿,一开始很难适应,我忍不住向父亲抱怨,可是父亲只对我说:“别人干的了你也应该能干,一起上班的人都是干这种活。你如果想换岗位,就应该凭借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去改变。”当时看到父亲的态度,我虽然有不理解,也满腹委屈,但我更懂得父亲的行事作风。放下抱怨,我踏踏实实地用行动来证明我对这份工作的重视和热爱。那时候,每到下班回到家里,父亲看着我被铁锹磨得满手的水泡、血泡,嘴里虽不说什么,但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满满的疼爱和不舍。

一如父亲所言,我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地改变着我的工作岗位:从最初在道班干体力活,到后勤管库员,然后又去新成立的单位担任统计车流量的数据员,几年后成为车辆检测的技术骨干,最后调到办公室写材料……无论什么岗位,无论什么工种,我都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我用身体力行做到了父亲所期许的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由于工作出色,我多次受到单位和市里的表彰、嘉奖……

如今,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可他的谆谆教诲让我铭记于心,父亲留下的红色家风将永不褪色,它会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沉淀,熠熠生辉,用它红色的光芒陪伴着我一直前行,并指引我们的后辈一代代成长。

责任编辑:王冉冉  审核:张贺贺

电脑版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网站标识码1300000014 冀ICP备13004026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299号

维护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宣传中心

主办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