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视频新闻

探访我省抗大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背后故事

发布日期:2023-06-25 09:33 信息来源:宣传中心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6月20日,交通运输部2023年“我家门口那条路”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河北展示周宣传活动在邢台市信都区启动,发布2022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评选结果。我省邢台市信都区抗大路从300多条路中脱颖而出,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6月20日,省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我省邢台市信都区抗大路,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相关情况。)

八百里巍巍太行,钟灵毓秀在信都。

这里有一条红色大道,革命“红色”与太行“绿色”交相辉映,抗大精神在这片热土代代传承;

这里有一条旅游大道,10个景区串珠成链,百里抗大路犹如百里画廊;

这里有一条康庄大道,打通沿线乡镇客运、物流,链接起产业与民生,直接受益群众10万余人……

“一条闪光的路,引领我到太行深处,曾经的故事,光耀中华,一部壮丽动人的史书,史书;

一条希望的路,铺就坦途,西联东出,今天的歌谣,染绿太行,一副崭新秀美的蓝图,蓝图;

抗大路,红色的路,牢记使命,永远不忘心之初;

抗大路,绿色的路,乡村振兴,满眼锦绣,创造着幸福……”

6月20日,伴随着优美激昂的《抗大路之歌》,记者驱车行驶在邢台市信都区抗大路,感悟抗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领略当地交通人削山填壑、叩石垦壤之传奇,聆听当地因路而兴、因路而美、因路而富的感人故事。

削山填壑 叩石垦壤

一条红色大道联通百余村庄

“抗大路修通后,经常有城里来的游客来俺村,要看晋冀古驮道、周仓寨,中午还要尝尝俺村地道的农家饭,俺们这个小山村终于又热闹起来了!”盘石村村支书郝花林高兴地对记者说。

盘石村位于龙泉寺乡的北端,抗大路穿村而过。以前因道路不通、偏远闭塞,这个风光秀丽的小山村一度“与世隔绝”,而这里在明清时期曾是晋冀古驮道的歇脚点。晋冀古驮道悠悠3000年,是邢台“走西口”的活化石。抗日战争时期,这条古驮道为输送抗战物资、接送八路军总部和129师重要领导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为进一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传承革命传统,弘扬抗大精神,2000余名建设者,战酷暑、斗风雨,风餐露宿、挥汗如雨,削山填壑、叩石垦壤,逢山开路、遇水搭桥,1200余台机械,填挖土石180余万立方米,历时120天,在太行之脊修筑出了一条太行坦途。

1940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在信都区浆水镇一带办学。红色血脉,一直在这片热土传承。缘于此,这条路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抗大路。这是全国唯一一条以抗大主题命名的红色旅游之路。

抗大路连接西黄村镇黄店村和浆水镇营房台村,全长48公里,沿线经过西黄村、龙泉寺、浆水3个乡镇和38个建制村,辐射带动周边101个村、10万余群众。抗大路的建成通车,解决了沿线群众出行难题,填补了邢和、邢左两条省道之间道路交通空白,加速构建东西纵横、南北交错、快进慢游道路交通网络格局,推动了全域旅游发展。

驱车行驶在抗大路上,太阳能灯杆上“抗大”校旗格外醒目,沿途抗大主题的红色雕塑引人驻足,抗大号、清风号、国防号公交车不时驶过;旧址村彼此互通、串珠成链;抗大陈列馆108级台阶拾级而上,追忆革命烽火……如今,这些被岁月浸润过的红色记忆,见证着革命“红色”与太行“绿色”的交融,在这片红色热土,抗大精神代代传承。

近年来,信都区持续实施道路畅通惠民工程,全方位改造提升辖区交通环境,一方面完善交通主干道,构建区域交通网络大格局;另一方面加大乡村道路升级改造力度,使连接乡村农户的交通“毛细血管”更加密集通畅。近三年,该区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超过20亿元,新修道路500余公里,新建桥梁180余座。截至目前,信都区全区道路通车总里程2338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896公里,道路等级铺装率达100%。

全域旅游 快进慢游

一条旅游大道串珠成链十余个景区

“市区气温近40摄氏度,坐着小船游山洞仅18摄氏度,简直太凉快啦!暑期我要带着朋友再来玩!”在天梯山景区的金山洞,记者见到了刚游玩回来的邢台市民李辉。

天梯山景区是抗大路上第一个景区,距离邢台市仅18公里,景区有36个天然古洞,洞中经数亿年冲刷而成的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盾、石瀑布等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剔透,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洞。

“抗大路开通后,2019年来景区的游客数量就翻倍了,是抗大路给我们带来了财气啊!”天梯山景区负责人刘书铭介绍,抗大路开通前,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当时通往景区的道路仅是一条4米宽的水泥路,会车都不方便,旅游大巴进来更是困难。抗大路开通后,旅游大巴进景区方便了,公交车直达景区,一些游客坐公交车来景区非常便利。2019年,景区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今年1至5月,景区已接待游客14万人次。

“游客多起来了,俺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俺家的日子也芝麻开花节节高!”顾客盈门,在浆水镇前南峪村经营农家乐的李爱英喜上眉梢。

抗大路沿线新增邢襄古镇、抱香谷花海乐园等景区,新增民宿、游乐园、康养基地、采摘园等旅游新业态10余个,沿线景区游人如织,游客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抗大路沿线村民纷纷干起了农家院、餐饮、特色商品销售、生态采摘等相关产业。截至目前,沿线新增与旅游相关的商业体200多家,带动4000余人就业。

抗大路两旁重山叠翠,浆水川的水流奔腾不息,路畅景美,风景如画。抗大路所经区域遍布山水林田湖等生态景观,抗大路的开通揭开了养在深闺绝美秘境的面纱,藏在太行山深处的绝美景色,吸引着广大游客纷纷前来拍照打卡。

天梯山的奇洞、九龙峡的飞瀑、白云山的古柏、抱香谷的花海、景梅山的栈道、前南峪的果香……10余个景区串珠成链,百里抗大路犹如百里画廊。清晨,东川口水库静谧安宁;晌午,山腰梯田一望无际;晚上,古村落星罗棋布、满天繁星璀璨夺目……以抗大路为中轴的全新生态旅游观光带、山地农业特色经济带、休闲康养宜居带已逐步形成,进一步促进了邢台西部山区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太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信都区不断推动农村公路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升路网建设水平,推动路衍经济发展,擦亮“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该区以抗大路建设为中轴,东西横向新建干线支翼,南北纵向完善道路短板,形成以抗大路为中轴的东南西北纵横交错、快进漫游、方便快捷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为助力全域旅游发展,2019年,政府投资1亿元,依托“掌上公交”APP实现了城市公交、城乡公交的互通,进一步推进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同时,开通抗大号红色主题公交专线和多条旅游专线,西部山区全部开放景区实现旅游公交直达,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今年1至5月,抗大路沿线旅游接待游客26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7.4亿元。

一路通 百业兴

一条康庄大道直通幸福生活

“早上8点采摘、运输,中午新鲜的蔬菜就上了客户的餐桌,守着抗大路,不愁没销路啊!”产销两旺,东岳村蔬菜大棚管理员赵青山脸上乐开了花。

抗大路从东川口水库左岸穿过,居住北岸的东岳村从川流不息的路上看到了发展的商机。2019年,该村引进肽吉生态农场大棚蔬菜项目,建起51个错季蔬菜大棚。2022年,又引进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建起5个蔬菜暖棚,并引进清华大学植物生命液技术,对60多个蔬菜品种进行无公害管理。2022年,生产蔬菜50万公斤,产值300多万元,为附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

一路通,百业兴。如今,抗大路打通沿线乡镇客运、物流,链接起产业与民生,直接受益群众10万余人。近年来,信都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打造以抗大路为中轴的生态旅游观光带、山地农业特色经济带、休闲康养宜居带,梯次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之路,好风景正步步变成好前景。

“这个小院我去年来过一次,最近天气热,这不带着朋友又来了!在这里可感受民风、乡情,晚上还可以用天文望远镜看整个银河系,满天星辰近在眼前,太震撼了!”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满脸兴奋。

“我们所有客房均分布在单独的院落中,使游客拥有更好的私密空间,可以和亲朋好友共享周末休闲时光。”云清清民宿负责人李鹏宇介绍,每个小院环境优美、舒适惬意,有动有静,各具特色,使游客回味无穷、流连忘返。村中天然流淌的小河沟,那是孩子们抓鱼、抓虾、抓田螺的好去处;老乡家中的小山羊也是小朋友们的最爱……每逢周末民宿客房入住率达90%以上。

云清清民宿位于信都区浆水镇前禅房村,利用村民闲置石头院石头房,升级改造装修了四季园、闻风园、若水园、咏竹园等9个院,共有客房27间,既保持了古村落原貌,留住了乡情乡愁,又能够让游客享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同时也为当地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在抗大校部旧址前南峪村,植被覆盖率达到94.6%,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过30000,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曾在这里扎根35年,在这里播下“科技种”、留下致富经,诞生了太行山新愚公精神,精品苹果、优质板栗、干鲜果品通过抗大路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

在信都区,除了抗大的“红”,漫山遍野的绿,还有一个吸引人的特点,就是苹果的香。尤其在浆水镇,更是家家户户种苹果。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的果树挂满“红灯笼”一样的果子,连空气都是香甜的。2022年,信都区苹果种植面积达6.8万亩,覆盖区域内13个乡镇,年产量13万吨,年产值5.46亿元,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2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地区。苹果种植加工已成为信都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红苹果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果”“幸福果”。

信都区板栗种植面积达62.1万亩,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区板栗年产量4.5万吨,产值5.3亿元,具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山区9个乡镇几乎村村有栗园、户户有板栗,特别是浆水、将军墓、路罗、宋家庄、城计头、龙泉寺等乡镇,板栗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如今,这条百里抗大路,犹如一条玉带,镶嵌于太行青山绿水之间。这条领跑跨越的发展之路,寄托着信都交通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壮志豪情,更将赓续抗大红色血脉,谱写信都交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邢莫冉/文  樊连贵/摄)

责任编辑:王冉冉  审核:刘练 张贺贺

版权所有: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网站标识码1300000014 冀ICP备13004026号-3   联系方式
主办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299号 维护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宣传中心
分辨率1280*720以上;
访问量: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版权所有: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网站标识码1300000014 冀ICP备13004026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299号

维护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宣传中心

主办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6月20日,交通运输部2023年“我家门口那条路”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河北展示周宣传活动在邢台市信都区启动,发布2022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评选结果。我省邢台市信都区抗大路从300多条路中脱颖而出,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6月20日,省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我省邢台市信都区抗大路,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相关情况。)

八百里巍巍太行,钟灵毓秀在信都。

这里有一条红色大道,革命“红色”与太行“绿色”交相辉映,抗大精神在这片热土代代传承;

这里有一条旅游大道,10个景区串珠成链,百里抗大路犹如百里画廊;

这里有一条康庄大道,打通沿线乡镇客运、物流,链接起产业与民生,直接受益群众10万余人……

“一条闪光的路,引领我到太行深处,曾经的故事,光耀中华,一部壮丽动人的史书,史书;

一条希望的路,铺就坦途,西联东出,今天的歌谣,染绿太行,一副崭新秀美的蓝图,蓝图;

抗大路,红色的路,牢记使命,永远不忘心之初;

抗大路,绿色的路,乡村振兴,满眼锦绣,创造着幸福……”

6月20日,伴随着优美激昂的《抗大路之歌》,记者驱车行驶在邢台市信都区抗大路,感悟抗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领略当地交通人削山填壑、叩石垦壤之传奇,聆听当地因路而兴、因路而美、因路而富的感人故事。

削山填壑 叩石垦壤

一条红色大道联通百余村庄

“抗大路修通后,经常有城里来的游客来俺村,要看晋冀古驮道、周仓寨,中午还要尝尝俺村地道的农家饭,俺们这个小山村终于又热闹起来了!”盘石村村支书郝花林高兴地对记者说。

盘石村位于龙泉寺乡的北端,抗大路穿村而过。以前因道路不通、偏远闭塞,这个风光秀丽的小山村一度“与世隔绝”,而这里在明清时期曾是晋冀古驮道的歇脚点。晋冀古驮道悠悠3000年,是邢台“走西口”的活化石。抗日战争时期,这条古驮道为输送抗战物资、接送八路军总部和129师重要领导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为进一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传承革命传统,弘扬抗大精神,2000余名建设者,战酷暑、斗风雨,风餐露宿、挥汗如雨,削山填壑、叩石垦壤,逢山开路、遇水搭桥,1200余台机械,填挖土石180余万立方米,历时120天,在太行之脊修筑出了一条太行坦途。

1940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在信都区浆水镇一带办学。红色血脉,一直在这片热土传承。缘于此,这条路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抗大路。这是全国唯一一条以抗大主题命名的红色旅游之路。

抗大路连接西黄村镇黄店村和浆水镇营房台村,全长48公里,沿线经过西黄村、龙泉寺、浆水3个乡镇和38个建制村,辐射带动周边101个村、10万余群众。抗大路的建成通车,解决了沿线群众出行难题,填补了邢和、邢左两条省道之间道路交通空白,加速构建东西纵横、南北交错、快进慢游道路交通网络格局,推动了全域旅游发展。

驱车行驶在抗大路上,太阳能灯杆上“抗大”校旗格外醒目,沿途抗大主题的红色雕塑引人驻足,抗大号、清风号、国防号公交车不时驶过;旧址村彼此互通、串珠成链;抗大陈列馆108级台阶拾级而上,追忆革命烽火……如今,这些被岁月浸润过的红色记忆,见证着革命“红色”与太行“绿色”的交融,在这片红色热土,抗大精神代代传承。

近年来,信都区持续实施道路畅通惠民工程,全方位改造提升辖区交通环境,一方面完善交通主干道,构建区域交通网络大格局;另一方面加大乡村道路升级改造力度,使连接乡村农户的交通“毛细血管”更加密集通畅。近三年,该区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超过20亿元,新修道路500余公里,新建桥梁180余座。截至目前,信都区全区道路通车总里程2338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896公里,道路等级铺装率达100%。

全域旅游 快进慢游

一条旅游大道串珠成链十余个景区

“市区气温近40摄氏度,坐着小船游山洞仅18摄氏度,简直太凉快啦!暑期我要带着朋友再来玩!”在天梯山景区的金山洞,记者见到了刚游玩回来的邢台市民李辉。

天梯山景区是抗大路上第一个景区,距离邢台市仅18公里,景区有36个天然古洞,洞中经数亿年冲刷而成的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盾、石瀑布等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剔透,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洞。

“抗大路开通后,2019年来景区的游客数量就翻倍了,是抗大路给我们带来了财气啊!”天梯山景区负责人刘书铭介绍,抗大路开通前,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当时通往景区的道路仅是一条4米宽的水泥路,会车都不方便,旅游大巴进来更是困难。抗大路开通后,旅游大巴进景区方便了,公交车直达景区,一些游客坐公交车来景区非常便利。2019年,景区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今年1至5月,景区已接待游客14万人次。

“游客多起来了,俺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俺家的日子也芝麻开花节节高!”顾客盈门,在浆水镇前南峪村经营农家乐的李爱英喜上眉梢。

抗大路沿线新增邢襄古镇、抱香谷花海乐园等景区,新增民宿、游乐园、康养基地、采摘园等旅游新业态10余个,沿线景区游人如织,游客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抗大路沿线村民纷纷干起了农家院、餐饮、特色商品销售、生态采摘等相关产业。截至目前,沿线新增与旅游相关的商业体200多家,带动4000余人就业。

抗大路两旁重山叠翠,浆水川的水流奔腾不息,路畅景美,风景如画。抗大路所经区域遍布山水林田湖等生态景观,抗大路的开通揭开了养在深闺绝美秘境的面纱,藏在太行山深处的绝美景色,吸引着广大游客纷纷前来拍照打卡。

天梯山的奇洞、九龙峡的飞瀑、白云山的古柏、抱香谷的花海、景梅山的栈道、前南峪的果香……10余个景区串珠成链,百里抗大路犹如百里画廊。清晨,东川口水库静谧安宁;晌午,山腰梯田一望无际;晚上,古村落星罗棋布、满天繁星璀璨夺目……以抗大路为中轴的全新生态旅游观光带、山地农业特色经济带、休闲康养宜居带已逐步形成,进一步促进了邢台西部山区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太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信都区不断推动农村公路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升路网建设水平,推动路衍经济发展,擦亮“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该区以抗大路建设为中轴,东西横向新建干线支翼,南北纵向完善道路短板,形成以抗大路为中轴的东南西北纵横交错、快进漫游、方便快捷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为助力全域旅游发展,2019年,政府投资1亿元,依托“掌上公交”APP实现了城市公交、城乡公交的互通,进一步推进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同时,开通抗大号红色主题公交专线和多条旅游专线,西部山区全部开放景区实现旅游公交直达,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今年1至5月,抗大路沿线旅游接待游客26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7.4亿元。

一路通 百业兴

一条康庄大道直通幸福生活

“早上8点采摘、运输,中午新鲜的蔬菜就上了客户的餐桌,守着抗大路,不愁没销路啊!”产销两旺,东岳村蔬菜大棚管理员赵青山脸上乐开了花。

抗大路从东川口水库左岸穿过,居住北岸的东岳村从川流不息的路上看到了发展的商机。2019年,该村引进肽吉生态农场大棚蔬菜项目,建起51个错季蔬菜大棚。2022年,又引进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建起5个蔬菜暖棚,并引进清华大学植物生命液技术,对60多个蔬菜品种进行无公害管理。2022年,生产蔬菜50万公斤,产值300多万元,为附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

一路通,百业兴。如今,抗大路打通沿线乡镇客运、物流,链接起产业与民生,直接受益群众10万余人。近年来,信都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打造以抗大路为中轴的生态旅游观光带、山地农业特色经济带、休闲康养宜居带,梯次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之路,好风景正步步变成好前景。

“这个小院我去年来过一次,最近天气热,这不带着朋友又来了!在这里可感受民风、乡情,晚上还可以用天文望远镜看整个银河系,满天星辰近在眼前,太震撼了!”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满脸兴奋。

“我们所有客房均分布在单独的院落中,使游客拥有更好的私密空间,可以和亲朋好友共享周末休闲时光。”云清清民宿负责人李鹏宇介绍,每个小院环境优美、舒适惬意,有动有静,各具特色,使游客回味无穷、流连忘返。村中天然流淌的小河沟,那是孩子们抓鱼、抓虾、抓田螺的好去处;老乡家中的小山羊也是小朋友们的最爱……每逢周末民宿客房入住率达90%以上。

云清清民宿位于信都区浆水镇前禅房村,利用村民闲置石头院石头房,升级改造装修了四季园、闻风园、若水园、咏竹园等9个院,共有客房27间,既保持了古村落原貌,留住了乡情乡愁,又能够让游客享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同时也为当地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在抗大校部旧址前南峪村,植被覆盖率达到94.6%,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过30000,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曾在这里扎根35年,在这里播下“科技种”、留下致富经,诞生了太行山新愚公精神,精品苹果、优质板栗、干鲜果品通过抗大路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

在信都区,除了抗大的“红”,漫山遍野的绿,还有一个吸引人的特点,就是苹果的香。尤其在浆水镇,更是家家户户种苹果。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的果树挂满“红灯笼”一样的果子,连空气都是香甜的。2022年,信都区苹果种植面积达6.8万亩,覆盖区域内13个乡镇,年产量13万吨,年产值5.46亿元,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2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地区。苹果种植加工已成为信都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红苹果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果”“幸福果”。

信都区板栗种植面积达62.1万亩,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区板栗年产量4.5万吨,产值5.3亿元,具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山区9个乡镇几乎村村有栗园、户户有板栗,特别是浆水、将军墓、路罗、宋家庄、城计头、龙泉寺等乡镇,板栗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如今,这条百里抗大路,犹如一条玉带,镶嵌于太行青山绿水之间。这条领跑跨越的发展之路,寄托着信都交通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壮志豪情,更将赓续抗大红色血脉,谱写信都交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邢莫冉/文  樊连贵/摄)

责任编辑:王冉冉  审核:刘练 张贺贺

电脑版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网站标识码1300000014 冀ICP备13004026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299号

维护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宣传中心

主办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