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故城县坚持把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打造交通强县、物流强县的突出抓手,以及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举措,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县城结合起来,创新“三个四”工做法,实现了绿、美、亮、净、畅的整体效果。

完善制度,健全四项机制

坚持制度优势是最大优势,以制度机制健全完善、执行落实促进效能提升、末端落实。完善领导机制。成立县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将工作任务细分为路域环境提升、示范路段打造、公路养护改造等3大类27项,形成县级领导牵头抓总、交通部门统揽协调、13个乡镇和有关单位团结协作的工作新格局。建立晨练机制。县党政主要领导坚持每周一次晨练,在上班前2个小时,以“四不两直”的方式直插一线、现场办公;各县级领导分别到分包乡镇开展晨练活动,累计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400多个。推行拉练机制。推进路域环境整治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协同开展,先后8次举办观摩拉练活动,承办的乡镇接受检阅,由县级领导打分点评,既总结成绩亮点,也指出差距不足,营造了比着干、争着上的浓厚氛围。用好督察机制。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县委县政府督察室,采取综合督察、重点督察、暗访排查、溯源倒查等方式,全面精准掌握各责任单位工作进展、整体效果、责任落实等情况。将督察结果运用于考核、具化为奖惩,为整治工作扎实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因“路”制宜,打造四个示范

根据不同道路的特点因“路”制宜、分类整治,打造示范路段带动全域提升。融入大循环,打造主干路示范。将国省干道作为整治提升的重中之重,对标北京、天津、雄安新区建设标准,实施了邢德线(南王庄-德州界段)17公里大中修改造等5个项目,更好融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同时,突出运河文化特色,在高速口、县界口、“城门口”(县城区入口),打造14处微地形景观和路域地标,塑造大美运河、好客故城的地域形象。今年6月,故城县代表衡水市参加了全省干线公路养护工作观摩拉练。优化内循环,打造快速路示范。对县级干道,区分客运、货运、公交、私家出行4种情形,在科学规划行车线路的基础上,全线优化设置辅道、檐口、标识、交通灯等,做到忙时不拥堵、闲时能提速,保证群众舒心出行、物流快捷通行。今年以来,该县实施东大线立面改造等5项示范工程,综合整治提升县级干道236公里。畅通微循环,打造农村路示范。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载体,以群众所呼所盼为导向,新建错车岗634个,修补路面1.7万平方米,增设标志、标识等设施2万多处……全县“四好农村路”里程达到1223公里,实现从“村村通”到“村村畅”的新转变。塑造美循环,打造旅游路示范。把路域环境整治提升纳入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故城大运河文旅产业带的重要内容,以“碧水青城”“陌上花开”“游学明理”为主题,一路一景观、一路一特色,打造运河风情游、农业休闲游、文化研学游3条精品文旅线路,形成以路串景、路景交融的靓丽风景线。重点实施大运河堤顶路景观塑造工程,打造集娱乐、休闲、观光、健身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景观大道,并成功举办“放飞梦想”风筝文化节、“运河花田见”踏青日等文旅活动。

以管促建,推进四化同步

树牢建管并重、以管促建的理念,紧紧扭住资金保障、日常管护、群众参与、监督执法四个关键。改进筹资方式,推进资金保障多元化。按照“谋跑争促争取一部分,财政资金拨付一部分,社会资本投入一部分,群众出工节约一部分,鼓励乡贤捐赠一部分”的思路,多措并举做好解决资金难题的“加减法”,全县累计筹资5.1亿元,节约资金1100万元。改进管护方式,推进日常管护精细化。围绕路面保洁、路容整修、路边亮化等制订19项管护标准,做到护从细、管从严。对国道、省道管护,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聘请专业公司全面负责,县交通局严格评查、绩效管理。对县道、乡道管护,明确县级领导、乡镇班子成员、农村党支部书记包段负责,建立县域路政员、乡镇监管员、农村护路员三支队伍,构建无缝衔接的一体化管护格局。改进治理方式,推进整治活动群众化。发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国土绿化行动、志愿服务党旗红等活动,试行“道德积分制”。将路域环境整治同和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 50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改进执法方式,推进监督执法权威化。推进县级路政执法与乡镇综合执法联动,政法“天网工程”与环保飞防联网,破坏路域环境行为依法惩处与失信惩戒联执,依法查办破坏路域环境案件18件。(杨瑞冬 阴洁明)

责任编辑:张一驰 审核:张海洋 张贺贺

电脑版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网站标识码1300000014 冀ICP备13004026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299号

维护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宣传中心

主办单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