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欢迎您!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发现最美、展示最美、学习最美、争做最美的浓厚氛围,讲好河北交通故事,树立河北交通良好形象,激励广大交通运输行业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加快建设交通强省,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当好开路先锋,省厅在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开展“最美”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发动,各单位逐级推选,报送了一批富有先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事迹材料。

现将最美高速人、最美农村路、最美服务区的推选材料予以公示,请您为认可的候选对象投票。

涉县河茅公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最美农村路

近年来,涉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美丽农村路”创建作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高标极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全力推进农村公路的生态绿色发展。河茅公路是涉县红色旅游公路的代表,该路蜿蜒穿行于村落间,与漳河相邻,贯穿 3个乡镇17个行政村,是连通涉县中西部的一条旅游通道。该路沿线植被茂密、视野广阔、云天一色、路畅景美,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寻觅诗和远方。去涉县看路,成为新时尚,这条红色路也成为农民致富脱贫的旅游经济路。2020年10月,河茅公路被评为省级精品示范路,2018年涉县被评全国“四好农村路”,2019年涉县圣福天路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同年3月29日,全国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基层连线活动在圣福天路举行,汪洋主席对该路给予高度评价。

好面子配好里子,质量安全必须放在首位

河茅公路始建于1995年,于 2007年进行改扩建,该路连通一二九师旧址,串联一个5A级景区娲皇宫,五指山等10余个特色景点,也是正在建设的茅岭底水库重要通道,该路以突出红色、地域风貌为主题,成为人们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和特色文化路。如果路的形象和景色是“面子”,那质量安全就是路的“里子”。好面子必须配好里子,“表里如一”才是科学发展观。

涉县地处深山区,是邯郸市唯一的全山区县。河茅公路全长26.016公里,属乡道二、三级公路,路面平均宽7-12米。全线沿清漳河,穿镇过村,盘旋蜿蜒。在前期规划和测设建设过程中,涉县全面落实各项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坚持“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大力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三同时制度,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安全无事故。为确保运行安全,全线共设置106个防撞墩,标志牌26块,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到位,全线无危桥、漫水桥运行,符合质量标准,未发生质量责任事故。后期管护中,针对临崖地段,分季节分路段养护,做好汛期防落石塌方和冬季的清雪保畅,保证公路状况优良,确保全线质量安全基础牢固。

管理养护相结合,三级路长唱主角

2018年,涉县对农村公路进行体制改革,率先在河北省实施“路长制”,实行了县、乡、村三级路长管理体系。县委书记、县长任双总路长,主管副县长任副总路长,交通运输局局长任县道路长,各乡镇乡镇长任乡道路长,村委会主任任村道路长。同时成立组织机构,配置路政员30名、监管员51名、护路员308名,形成“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无缝隙路政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保证机制,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人员和办公经费则由县财政预算并按规定足额发放,保证管养队伍的稳定。农村道路日常管护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00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024.17万元,养护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河茅公路管理养护形成了“三级路长、管养结合、措施到位、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管养新机制。配置3名路长,25名护路员,建立 “道路微信群管网络”。 对管养路线进行半年评比、年终考核,养护补助资金分配根据考核结果发放,有效保证了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河茅公路还和全县1000多公里农村公路统一上了保险,进一步提高公路抗灾能力,保护行人车辆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为红色旅游公路,河茅公路养护措施高标准。坚持日查周巡月观摩年评比,定期开展安保防护检修和道路隐患排查修护,雨雪天气及时清除路阻路障,保持路面畅通安全。加强养护人员技术定期培训,开展技能大比武,还为他们办理了意外保险。通过扎实有效的养护措施,养护成效明显提高,道路安全状况评定为优良。另外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通过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形式,倡导“人民公路人民建,自己道路自己爱”的理念,提高群众修路护路的积极性和参与感。

绿色生态发展,走得好游得乐

河茅公路,修建中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为修路的底线。即 “宁可路绕十丈、绝不毁树一棵”,“随坡就势、减少垫方”,“宁可多垒堰,也要不劈山”,“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车在林中行、人在花中游”,“宜宽则宽、宜窄则窄、个别路段曲径通幽”,“保护和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涉县地方特色”,“尊重自然,让路和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涉县四好农村路的发展方向。         

该路在前期规划设计中最大限度的依托红色文化,还利用当地一二九师旧址、5A级景区娲皇宫,扩容增量,提升旅游观赏性。同时做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路两侧100米范围内,高中低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可视范围绿化全覆盖。游客目之所及,路畅绿廊花香,标识清楚、景点有内涵,移步成景有靓点。沿线鲟鱼养殖基地、果蔬采摘园和乡村民宿,让人享受田园味道,绿色美丽经济充满活力。

过去河茅公路沿线村民出门路难行,现在是抬脚上公交。目前,全县农村客运班线通车总里程达到1200公里,308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138部公交车中,绿色公交车占到85%以上,城乡公交实现了“零距离”换乘。涉县将全域公交与全域旅游有效结合,开通了多条旅游专线。河茅公路全程设16处公交候车亭,运营1条线路3台车次,设16个停靠点,让游客和村民出行便利,走得好、看得美、游得乐。路线运营安全可靠,这条红色旅游路,让游人们走得美、游得乐。

讲好交通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道路畅,百业兴。河茅公路不仅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幸福路,同时也是一条红色研学特色路。一、公路十党建。该路修建时充分发挥一二九师旧址的党建统领作用。“九千将士入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是对涉县革命老区的生动写照,打造了“红色热土、永远的丰碑、瞭望台”等一系列以战争为主体的公路文化,充分展现了刘邓大军带领八路军浴血奋战,解放老区涉县的光辉历史。二、公路+绿化。河茅公路与漳河并道而行,自然风景秀美、每年沿线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花香浓郁,蜂蝶飞舞。吸引了更多游客,这里成为“生态路”和“绿色路”。三、公路+文化。新建的“知青园”再现当年知青上山下乡岁月,使人行走在其间,恍若进入知青岁月。为了让这条路,讲出独有的道路故事,该路深入挖掘红色、民俗、历史、地域等当地文化资源,因路制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路文化40余处,河茅公路成为扮美乡村、记住乡愁的特色路代表,实现了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的转变。四、公路+经济。河茅公路主打“红色古典文化、美丽经济富民”的发展牌,沿线村庄的采摘园、房车露营地、鲟鱼养殖基地、农家乐就像漫山野花,花开一朵带红一片。回乡创业人员越来越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发起“旅游财”。借力美丽农村路创建,改善游览环境,打造田园综合体,构建了产、销、吃、住、游五位一体的旅游服务新格局。目前,这里已成为集党性教育、休闲观光、旅游放松网红路。首届红色马拉松赛、女娲大型庆典等各种活动,为该路增添了人气,游客爆满,为沿线村庄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会。2022年,接待游客1000余万人次。